从大连赛场的最后两场比赛中,两大主力疑似被洗牌的传闻开始,再到天津津门虎队对战上海海港队时以全华班首发出场,其中谢维军的不幸乌龙球,这一连串事件使津门虎瞬间陷入了风波的漩涡。不仅如此,国内一些权威的媒体人士对根伟教练的指责愈演愈烈,似乎形成了“穷追猛打”之势。
这样的风波与争议围绕着于根伟在比赛中的排兵布阵。其本质上源于不同立场的人们对津门虎俱乐部了解程度的差异,从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观点。那么,为何天津的球迷以及本地的媒体和自媒体会出来为于根伟辩护呢?这其中,除了部分无脑支持的粉丝外,更多的是那些对津门虎俱乐部情况有所了解的球迷和媒体。
外界普遍认为津门虎投入稳定,应该在稳定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成就。但实际上,津门虎就像一柄插着管子的标尺,稳定却也面临诸多限制。21年津门虎俱乐部几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但在足协即将公布准入名单的紧要关头,由于苏宁和津门虎的问题引起了高层的重视,两地的相关领导进行了紧急会谈。虽然苏宁最终未能转危为安,但天津的执行力极强,高层迅速行动,召集了当时的天津体育局局长、现今的中足联一把手李克敏,布置了任务。之后,体育局接管了津门虎,于根伟也正式走上了教练岗位。
至今,津门虎俱乐部依然处于体育局的托管之下。这种被托管的现状决定了他们的投入——每年仅有一个亿,这在中超联赛中只能算是中下游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俱乐部的各项开支都被大幅度压缩。包括于根伟在内的整个俱乐部工作人员只有五、六人。而于根伟个人的待遇也只是象征性地拿一些钱,他是目前中超待遇最低的主教练。
由于投入有限,每当强队来挖角时,津门虎很难留住自己的主力球员。这些年,津门虎已经习惯了每年都面临主力球员的流失。同时,由于投入有限,引援也变得困难重重。比如去年冬天,他们非常想要得到叶楚贵,但最终还是被其他俱乐部的高薪所吸引。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组建了一套不错的主力阵容。然而由于投入和待遇的限制,他们的主力与替补之间的差距是整个中超联赛中最大的。于根伟作为俱乐部的主心骨,不仅要负责带队比赛,还要负责筹集赞助款。如果有些赞助款不到位,他还得亲自出面去收款。
面对这样的压力和困境,其实于根伟早已想要辞去这份工作。但是作为天津足球的代表,在俱乐部尚未摆脱危机之前,他有义务扛起重担。对于了解津门虎俱乐部现状的球迷和媒体来说,他们很清楚于根伟这几年的不易。他们知道如果于根伟真的离开,接替他的人如果不靠谱,津门虎将面临大麻烦。因此他们维护于根伟是发自内心的。
而对于那些不了解情况的球迷和媒体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片面的信息而形成错误的观点。例如某位长期居住在广州的媒体人在批评于根伟时,引用了过去天津足协杯的例子,建议天津应该争取足协杯冠军打亚冠。但这位媒体人并不清楚天津每年只有一个亿的投入,即使打亚冠也不会增加投入。他有没有想过一个亿打双线可能会让球队奔向保级甚至降级区呢?他是否知道于根伟早已心生去意呢?这些他都不用想、也不知道。当然于根伟对于外界的声音并非不在乎,他是一个记事的人,好的坏的都会记在心里。他的言行都是对外界质疑的一种回应。
总之,于根伟在面对风波与质疑时表现出的坚韧与决心让人敬佩。同时我们也希望外界能够更多地了解津门虎的真实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