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报:足协座谈裁判,研讨踩踏等,强调判罚尺度统一。

直播频道:

直播吧4月25日消息,据《足球报》记者陈永报道,中国足协近期召开了一次重要的裁判座谈会,针对比赛中频繁出现的踩踏等争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自2025赛季开赛以来,中国足协的裁判评议工作显得尤为繁忙。在已经评议的8期案例中,共涉及14个中超联赛的案例。令人震惊的是,其中7个案例涉及疑似蹬踏或踩踏行为,占据了半数以上的比例。这些案例的判罚结果各不相同,有的被认定为严重犯规,有的则被认为是不犯规或判罚错误。

具体来看,其中蒋圣龙的踩踏行为被怀疑为严重犯规,但裁判却漏判了红牌;王大雷的蹬踏行为被认为判罚正确;而周定洋的踩踏行为则被错误地判为严重犯规,红牌判罚不正确。此外,杨帆疑似蹬踏的犯规被判罚错误,而田玉达出球后的意外接触则被正确判定为不犯规。还有李可铲球后的剐蹭行为被认为属于鲁莽犯规但未被判罚,泽卡的踩踏行为则被正确判为严重犯规。

这些案例的判罚结果暴露出中超裁判团体在识别踩踏等暴力犯规行为时存在的不足。他们对于严重犯规、鲁莽犯规、犯规与不犯规之间的区别存在混淆。以周定洋的案例为例,当值主裁判将其行为判定为严重犯规并出示红牌,但在中国足协的评议中,尽管多数成员认同其判定,但仍表现出意见的不完全统一。这种情况也让中国足协向国际足联求助,但国际足联的裁判专家们对此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在采访中得知,中国足协对于本赛季因踩踏等问题引发的争议判罚和错漏判高度关注。为此,足协召开了裁判座谈会,并在会议上针对踩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为了统一判罚尺度,足协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继续强调判罚标准的统一性,并加强业务方面的研讨和学习。尽管足协在评议中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但这种解读往往是碎片化的。因此,足协需要从能否预判、力量大小、是否尽力避免或减少伤害以及后果的严重性等多个层面制定一个更为清晰的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应该让裁判员们达成共识,以维持尽可能统一的判罚标准。虽然这未必能够完全平息所有的争议,但至少可以减少争议和误解的产生。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