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CBA联赛中,孙铭徽无疑是一流的控卫,但当他踏上国际赛场,尤其是面对FIBA的赛制时,他面临的挑战则完全不同。裁判的判罚标准在国际赛场上往往更为严格,这使孙铭徽的发挥时常受到诟病。
今年的总决赛G1,三位外籍裁判的执法更是将这一情况放大。孙铭徽在整场比赛中显得捉襟见肘,37分钟的上场时间里,15次出手仅2次命中,三分球更是9投不中,仅得到可怜的5分。相对之下,北京队的核心后卫陈盈骏则表现得游刃有余。他全场打了42分钟,19次出手中有8次命中,三分球更是13投6中,独揽23分,成为全场第二高得分。
在一次防守回合中,孙铭徽试图抢断范子铭,但奇怪的是,在两人没有任何身体接触的情况下,孙铭徽却突然捂嘴倒地。这一异常行为立刻被外籍裁判捕捉到,并被判为假摔,孙铭徽因此吃到了一个技术犯规。这样的低效表现对于任何一支球队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尤其是在高强度的总决赛舞台上。
当考虑到广厦队的后场进攻主要依赖布朗和孙铭徽时,一旦布朗受到严防死守无法发挥其爆破能力,指望进攻效率低下的孙铭徽成为救世主更是难上加难。他的场均数据也显示出他在季后赛中的表现并不理想:在每场28.6分钟的出场时间里,他仅能贡献12.9分、3.4个篮板和5.6次助攻。投篮和三分球命中率分别低至36.8%和30.6%。
因此,对于广厦队来说,如果他们希望在下一场G2比赛中扳回一城,将比分扳平再战京城,那么孙铭徽必须迎来爆发。季后赛中,当广厦赢球的六场比赛中,孙铭徽有四场比赛得分上双。作为球队的本土核心后卫,他不仅要稳定贡献分数,还要在赵岩昊状态下滑、新队员林秉圣尚未完全适应攻坚角色、朱俊龙带伤作战的情况下为球队分担压力。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男篮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这其中除了球员个人能力的因素外,面对国际裁判的判罚时的心态调整也是关键。当判罚对自己不利时,我们的本土后卫往往容易受到影响,导致竞技状态下滑。这也成为了中国男篮在国际比赛中屡屡掉链子的重要原因之一。